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
买保险,保险公司还要赚我的钱,那我自己去做投资,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吗?
上周,我发了一个视频,讲“保险公司是最擅长做长期投资的金融机构”。在视频里,我提到,为了匹配保险公司已经卖出去的长期产品,保险公司通常会把更多的资金投资到长期的债券类资产配置当中。
这时,又有网友质疑了——既然保险产品背后投资的大多数是债券,那作为投资者,我直接投资债券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把资金交给保险公司进行打理、让保险公司赚钱呢?
看了这个质疑,我真的觉得有些“哭笑不得”,难道保险公司凭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赚钱”,也不应该吗?不过本着向公众科普知识的理念,我还是耐着性子写了这篇内容,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做长期投资,买保险产品,比我们自己去做投资,是一种更加好的选择。
首先,投资是需要专业能力的,毕竟“术业有专攻”。
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承认,我都希望大家可以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作为一个非金融科班出身、没有金融实战投资经验、没有投资圈子内幕消息的普通人,在投资方面根本没有机会超过像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之类拥有大量投资专业人士的专业金融机构。
就算是我们押中了某只股票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收益,我都更加倾向于把这次投资的“胜利”更多地归因为“运气”。而事实证明,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靠“运气”赚到的钱,最终大概率会靠实力再亏回去。
其次,投资是有门槛的,一些优质的投资项目,入场门槛就更高。
国债的起投门槛很低,100元即可入场,一般投资者也可以购买,但是国债的收益率通常不高(因为其背后有国家信用背书,代表的是“无风险利率”),单纯靠投资国债就没有办法拿到任何的“超额收益”。
而同样安全稳健且收益高于国债“无风险利率”的优质企业债,或者一些高收益但风险相对可控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不会卖给个人投资者,并且企业募集资金规模很大、起投门槛很高,一般需要上百万资金才能起投,个人投资者很难达到这样的资产体量。
再次,保险产品虽然是长期产品,回本较慢,但是流动性较其他长期投资更好。
保险产品的流动性优势主要体现在,我们想要什么时候退保,都可以将保单的现金价值取回来(当然,保险合同在缴费期内退保因为要收退保惩罚,因此保险的早期流动性较差)。
可是,其他的长期国债、企业债或者是非标债权,流动性就没那么好了。有些在封闭期内是不可以退出的,急需要用钱的时候一分钱拿不回来;有些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但是提前卖出的价格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需求,同样也会面临损失收益甚至亏损的风险。
然后,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目前仍旧具有“刚兑”属性,但是投资其他长期资产则可能需要面对违约的风险。
保险公司因为更加擅长做长期投资,因此在投资标的的选择方面会做严格的风险防控以及投资的分散,以降低单一债券爆雷给整体投资带去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保险公司认为其长期投资的风险可控,因此才敢把承诺给客户的金额用现金价值的形式写入保险合同,只要保险公司没有破产倒闭,那么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在今天仍旧是“刚兑”的。
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去投资一些长期资产,比方说企业债、地产债,或者通过信托理财投资一些非标项目,那么所有违约爆雷的风险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最后,由于保险大多是一份超长期、可以持续终身的投资,因此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可以避免“再投资风险”。
所谓“再投资风险”,就是当我们一笔投资到期之后,取出资金想要继续再投资,却发现新项目的投资收益不如从前的一种风险。
这种风险经常出现在利率的下行周期,比方说10年期国债的收益曾经有4%以上,但是现在却只有不到2%。
而保险产品由于是一笔超长期、可以持续终身的投资,其收益不仅可以长期锁定,避免再投资风险,投资者还不需要面对因为上一笔投资到期没有找到新项目而导致的投资中断风险。
最后总结一下,做长期投资,选择将钱交给保险公司去打理,可以获得以下五个优势:第一,保险公司属于专业投资机构;第二,保险公司能拿到一般投资者拿不到的优质项目;第三,保险产品长期流动性更好;第四,保险产品不会违约,安全稳健;第五,投资保险产品可以避免“再投资风险”。
理解了这些,相信你应该能够想明白,为什么做长期投资,买保险产品,比自己去做投资,是一种更加好的选择。
所以,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不要总是觉得人家金融机构赚了你的钱,所以这件事你自己去做才更加划算。毕竟人家金融机构就是吃这口饭的,我们每个人在社会里的角色分工,不也都是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赚钱吗?
让最擅长做投资的人去做投资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让最擅长做销售的人去做销售,让最擅长编程的去开发系统,“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凭本事吃饭,那么赚钱也是理所应当的,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恒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