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可过度保护孩子。孩子不受保护就不可能长大成人。然而,过度的保护,则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现代社会家庭中,过分溺爱孩子的现象相当普遍。我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丹东股票配资,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父母由于家务事的减轻,而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孩子太少,对他们的爱变得过于集中;育儿手册、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教育孩子的资讯来源不断增多。
孩子参加考试竞争越演越烈等等。想想这些,你不觉得对孩子过于严格要求很不可思议吗?人类的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这个样子。孩子还在蹒跚学步,你便紧跟其后,稍有危险,你更是出手相扶,使他不致摔跤;万一摔倒了又赶紧将他抱起,加以温柔安慰。或者怕出现交通事故危险,就禁止孩子独自出门;即使偶尔带孩子去公园,也总要拿出手帕替孩子擦净弄脏的小手。
或在孩子想玩玩具时,你总是先跑到玩具抽屉前,很快地替他们拿出来。孩子上了幼稚园,你仍旧是从早上起床到夜晚入睡,一手包揽孩子所有的事务,将他们照料得舒舒服服。吃饭时也是一边重复“好乖乖,快吃饭”之类的话,一边尽捡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他们吃。在这种生活的持续过程中,照顾孩子成了父母亲的生活重心所在,致使他们越发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并越发地为孩子费尽精神。
但是,父母并不能永远守护在孩子身旁,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孩子而去,孩子必须独立生活的日子终将到来。此时,其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及创造性,都将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是不能培养出孩子这种能力的。同时,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不同的精神发展阶段。在自立心开始萌芽、自我意识开始膨胀的时期。
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不断地扼杀孩子的那些能力的发展,后果甚至更为严重。在过分溺爱的背后,一定会有对孩子行动的禁止及干涉。父母总要从大人的角度去判断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尽管他们是出自对孩子的爱心和关怀才那样做的。然而,孩子却会在这种连续的“禁止”中,逐渐失去表达自己要求的能力,甚至会变成无力量、无意欲、无关心的“三无人类”,过分的溺爱最为可怕的地方是,父母即使意识到对孩子过度保护了也很难加以改正。
孩子在不断成长,但母亲却依然把他们当作还在吃奶的婴儿来对待。那么,你可能又要问了,所谓“适当的保护"又是指什么呢?应该说,在孩子不致产生危险的范围内任其自由发展,是“适当保护”的基本原则所在,换言之,即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最成功的父母,是有勇气拿起“爱的皮鞭”的父母。为了进一步锻炼缜密的思考力,使创造性得以不断发展,很有必要交给孩子那些富于变化的玩具。
最后如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把积木组合搭配成想象中的任何城堡、公园、游乐场,或构成飞机、大船、高楼甚至怪兽等等东西。还可让孩子使用身边常见的彩纸、报纸之类的东西,折出各式形状的物体,剪出各种图案等,也是一种好办法。更可交给孩子几支画笔,让他们任意涂鸦。增强孩子的创造性,并不需花费很多的金钱,只要你肯动脑筋,那么生活中可谓是道具齐全、机会多多。
校对 庄武丹东股票配资
恒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